欢迎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我所再次荣获“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近日,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榜单”发布,我所荣获“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首都文明单位每3年评审一次,这是植保所继2017年获“首都文明单位”后,再次荣获该项称号。 近年来,植保所秉持“人才第一、学术为先、环境友好、氛围融洽”的工作理念,坚持围绕中心、锐意进取,全所事业持续快速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把文明创建融入党的建设和研究所事业发展全局,精细化推动科学规范的现代院所治理服务体系,主动激活工青团妇组织的作用,创建所级报纸《植环苑》及广播站《植言植语》,形成了“团结、互助、感恩、奉献”的文化理念。打造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历丰富、业务能力较高的农业科技研发服务团队,在服务首都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推动首都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建设中成效显著。 今后,植保所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创新发展动力,增强责任担当,培基铸魂以促研究所事业健康发展,服务于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前身为1962年成立的植物保护研究室,为北京市属公益一类科研事业单位。重点围绕果树、林业、蔬菜等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绿色植保投入品的创制...

详细
本市评出23个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17个致富能手 让乡村能人带动农民增收

本市评出23个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17个致富能手 让乡村能人带动农民增收

密云区奥金达合作社发展密云当地入社蜂农571户,辐射带动河北承德市丰、滦、承等县入社蜂农350户,年产蜂蜜2000余吨,产值近5000万元。同时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环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合作,依托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建立了科研互助、成果落地转化应用平台,实现了蜂产业领域“产、学、研、创”的发展新格局。

详细
北方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北京重点实验室

我所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全面解析两种绿肥作物内生真菌多样性

近日,真菌学领域著名期刊Mycosphere(JCR 1区,中科院1区,IF=16.525)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Endophytic fungi in green manure crops; friends or foe?”,该论文全面分析了绿肥作物——紫云英和苕子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同时预测和注释绿肥作物内生真菌的潜在生态功能,为绿肥作物的应用潜力挖掘和病害预警提供理论支撑。[详细]

广西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领导来所调研交流

2023年9月10日,广西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阎勇研究员和副所长祁亮亮研究员来我所调研交流,我所所长王守现研究员和食用菌研究室主任刘宇研究员等科研团队15人参加了座谈交流会。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领导来我所调研交流

2023年7月6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张劲松研究员来我所调研交流。食用菌研究室副主任高琪博士陪同张劲松所长赴我所位于房山区的北京鸿泽嘉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北京永长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喜庆民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调研观摩。张劲松所长观摩基地后表示,北京和上海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相似,今后京沪两地农科院需加强合作,互相借鉴,共同助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平谷区镇罗营镇东四道岭村“两委”干部来所座谈交流

2023年7月5日,平谷区镇罗营镇东四道岭村“两委”班子成员刁百存书记与徐翠平主任来到植保所参观交流。刁百存书记、徐翠平主任代表全体村民向植保所赠予“科技驻村暖民心 助农带富促振兴”锦旗,感谢植保所通过支部共建、派驻第一书记、专家指导等方式积极对接帮扶东四道岭村,推动了村党建发展,夯实了村有机果品、林下经济等产业基础。

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京ICP备1303835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