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房山区蒲洼乡东村距离城区100 多公里,海拔1000 多米,风景秀丽,有“北京小西藏”之称。过去,东村乡亲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靠挖煤、放羊,不但挣得不多,而且还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乡亲们摘下矿灯、放下羊鞭,却走上了一条绿色的致富道路——种植食用菌。14 年来,乡亲们收入增长了5 倍,全部实现“脱低”。当然,东村的乡亲们最感谢的,还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刘宇。正是他将食用菌—这种树林下的“精灵”带到了东村。
详情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而今天正是10月17日,而今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这个“非凡”的日子中,我们有请到了经北京市科协推荐的,一直工作在扶贫一线的专家们来到了我们演播室的现场,看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故事。
详情应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节目组邀请,我所应用昆虫室科研人员科普了天敌昆虫相关知识,并提供素材协助节目组完成新闻视频拍摄。 《新闻大求真》是湖南卫视播出的一款新闻求证节目,用科学的方法关注社会热点,用实验的方式科普知识。
详情7月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美丽中国”版面刊发了植环所张帆研究员等撰写的文章《基于自然的防控之道》,介绍了植环所天敌昆虫研究团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构建的生物防治综合防治体系。 文章提到,我国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粮食产量方面,针对大田和设施农业等不同类型作物上的目标害虫,开发出走在国际前列的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生物防治前景光明。
详情在房山区蒲洼乡东村,北京市农科院依托植保所刘宇研究员团队,建立林下食用菌示范基地,开展“林-菌”融合发展实践,带动当地农家乐从事“蘑菇宴”,同时还在基地组织开展了“美丽蒲洼乡、养生蘑菇宴”主题活动,聘请了国内烹饪大师为民俗户讲解林地蘑菇烹饪技巧,开发了多个特色蘑菇菜品,助推当地民俗旅游业展。2019 年东村年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200 万元以上,带动49 户农家乐从事“蘑菇宴”,户均增收达万元以上。
详情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京ICP备13038350号-7